金融中心、外汇储备、人民币升值、正利率、世界货币体系、个人投资,从一些地方的典型金融行为到全国金融所面临的大课题,从个人理财到宏观调控,从国内到国际,涉及当前和今后我们正在遇到、所关心和需要关注的10个重要话题。
你们如有兴趣,可以看看《第三条路走得通吗?》这篇文章。五、如何看待发展中国家政府的作用? 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工业化国家,政府的作用和职能一直都是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
1935年,燕京大学教授郑林庄先生在《独立评论》第137期发表文章,正式提出第三条路。有海外需求就能带动国内工业发展。这说明,中国的地域差别非常大。中国的封建制度与西方的封建制度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相同的地方。所以后来曼彻斯特发展成为英国的纺织工业中心,伯明翰发展成为英国的冶金工业中心。
历史证明,第三条路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今天,都是走不通的。我认为根本的原因是中国的封建主义制度太完备、太厉害,生命力特别强。这个点就是货币对资源的支配权,很霸气的权力。
十一、政治、经济稳定性与汇率 政治与经济稳定性揭示了一个经济体的货币支配资源进行生产的持续性与稳定性。金融危机的本质就是我不敢再把货币交给你,或者你不敢把货币交给我,是一种信任的缺失。强权也非常直接,告诉你,你的这个东西就是我的啦,不服都不行。至于货币到底追逐哪些资产,这就需要考察每类资产的特性与人类的需求结构与时间偏好。
一个企业的诞生与扩张多是以银行借贷、股票融资、债券融资、信托融资等方式进行的。授信,就是商业银行基于企业或个人资质调查,把货币支配资源的权力交给企业或个人。
如果企业认为生产的产品需求不足,这种需求不足还是由外部经济体导致的,或者人的这些需求已经基本得到满足,企业就不愿意再拿货币了。青睐美元可能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欧元区和日本的货币宽松,一个是美国最有可能带来下一波世界经济的新经济增长点,即技术创新与新产品。若危机后,出现了新的技术,并且与这种技术相关的产品能够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货币的充裕供给,就会使得越来越多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调配这些资源,就需要动用货币的支配权。
只要回顾一下世界分工与贸易历史,就能清晰地把握这种逻辑。资源转移的背后,是货币的流动。要实现技术创新,就必须要有技术创新的人才和必要的物质资源投入。投机者也来了,就像当年买日元标价的日本国内资产一样。
二次世界大战前期,欧洲各国和日本需要美国的棉花、粮食等战备物资,在金本位的制度下,世界各国的黄金交给了美国。中央银行给货币,商业银行传递货币(进一步信用创造货币),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直接用货币支配资源,把人与物质资源结合起来,生产一些产品。
四、技术创新、新产品与经济增长 关于此点,我曾在2008年年初于QQ空间里发表一篇文章。换代性创新,比如PC从286、到386、再到现在的THINKPAD。
第三个链条,是有一定概率断掉的,而一旦长期断掉,企业就破产了。战争过程中,德国、日本、英国、法国等国家都买了很多美国产品,给予了美国很多的黄金货币。若这个新产品能够被人类社会普遍认可,产品总量(经济增长)就会持续增加一段时间。再看中国,1992年之后,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美国的家底就是在二战期间逐渐形成的。当然,还有很多穷国,且很多富裕国家也有很多穷人,也还存在非常广泛的潜在需求,但供需格局还是失衡了。
大家倾向于把资源支配权交给美国企业,因为收益与风险的比例更高。八、战争与货币 除了货币能够支配资源,战争与强权也能,还有一种特殊的方式就是舆论与画饼。
七、危机后的调整——货币的关键作用与企业、政府行为 经济危机就是资源配置到了不合理的地方。可从亲朋好友借入的货币,是我们唯有的支配资源的权力。
画饼,就很好玩了,把你的东西现在给我吧,以后会给你更多东西,比如庞氏骗局。企业和个人获得货币后,就获得了组织资源进行生产的权力,或消费的权力。
第一次技术革命至第三次革命皆是如此。这个货币与资源互动过程对生产至关重要。九、汇率与资源流动 汇率的背后还是资源的流动。当全球主要货币支配权力均下降时,大家会选择把支配权交给黄金这个硬通货,而当某一个经济体货币的资源支配能力上升时,大家会选择把资源支配权交给这个经济体的主权信用货币。
投机者看到了这种趋势,就开始购买日元进行投机。创新还要结合空间来考虑。
建立信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金融混业经营的好处就在于信任的普遍共享,降低了考察一个企业或个人资质的时间,解决了很多信息不对称问题。终究理性的人类会对这种滥用进行调整,就产生了金融危机,伴随的就是实体经济的危机(即物质资源,包括劳动力的错误配置与平衡性调整)。
寄希望于竞争者退出市场,自己熬过去就是春天了。日本的制造技术大幅提升,出现了富士重工、小松、丰田、本田、尼桑、索尼、松下、东芝、三菱、佳能、尼康等极为著名的公司。
已有的货币,还有未来预期获得的货币收入。美国没有废什么太大的力气,就占有全球黄金储备的一半和全球大量的顶级科学家。企业或个人有了货币之后,总还是倾向于使用支配资源的这种权力。一、货币的权力 货币能够干什么。
越信任对方,信用的成本就越低,信用利率越低。在存在闲置资源与潜在需求的前提下,各国政府就会选择直接向经济主体投放货币,让他们再次获得支配资源的权力。
如果大部分企业不愿意用货币支配资源,那么政府有可能就自己持刀上阵了。日本就开始了长期的衰退过程,日元也进入了长期的贬值过程。
再之后,人类社会的产品总量越来越大,金银的产量增加太慢。如果中断和增值过程未能有效解决,企业(组织)的债务就会不断扩大。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